胃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其发病是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往往沿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发展,在这期间出现的不完全肠上皮化生或异性增生称之为癌前病变。为了避免胃癌的发生,早期诊断癌前病变成为防治胃癌的关键。
1.病理活检:
(1)肠上皮化生:将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分为Ⅰ型( 完全小肠型)、Ⅱ型( 不完全小肠型) 、Ⅲ型( 不完全大肠型) 。在Ⅰ型中主要包含有杯状细胞、吸收细胞以及潘氏细胞,其中唾酸黏液主要由杯状细胞分泌;在Ⅱ型中,唾酸黏液主要由杯状细胞分泌,而中性黏液主要由柱状细胞分泌;在Ⅲ型中,唾酸黏液主要由杯状细胞分泌,而硫酸黏液主要由柱状细胞分泌。使用 HID/AB 进行染色,染色成为黑色的是硫酸黏液,而染色成为蓝色的是唾酸黏液。
(2)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该组病变为肿瘤性病变,但发展为癌的几率较低,可随诊或局部切除。 组织形态学与周围组织有区别。 表现为腺体拥挤、密集,但多数为圆形、椭圆形腺体,很少有复杂的分支或乳头状结构。 细胞核杆状、拥挤、深染、无明显核仁,呈单层或假复层,位于腺管的近基底部,细胞核的极向仍保持。 核分裂象可增多,无病理性核分裂象。
(3)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该组病变为肿瘤性病变,形态与上皮内的癌难以区分,发生浸润及转移的风险很高,应局部或手术切除。病变与周围组织形态学变化截然不同。腺体的结构混乱,除密集拥挤外,常见复杂的分支和乳头状结构,大小差距显著。细胞核多形性明显,近圆形且不规则,深染,核质比增大,易见明显核仁。单层或多层排列,且细胞核的方向混乱,极向消失。可以见到病理性核分裂象。
2.内镜诊断
(1)普通胃镜诊断:
①肠上皮化生:普通白光内镜肠化生表现为胃黏膜呈淡黄色或瓷白色小结节、绒毛状、弥漫性颗粒状不平和疣状增生、糜烂等特征性改变。NBI-ME 下肠化生病变以绒毛状的 E 型多见,且可见 LBC 特征性表现。
普通白光内镜 NBI-ME
②上皮内瘤变:普通白光内镜可见黏膜结节状增生伴糜烂,呈隆起型、隆起凹陷型、平坦型改变,边界多欠光滑。NBI-ME 下上皮内瘤变呈现黏膜凹陷程度浅表或胃黏膜腺管开口形态欠规整,隆起部位细微结构消失或胃黏膜腺管开口不规则或粗糙紊乱,其中腺管开口以 E 型绒毛状形态多见。
普通白光内镜 NBI-ME
(2)放大色素内镜诊断:
①肠上皮化生:多表现为绒毛状小凹, 形似于肠绒毛样、指状外观,这一特殊形态的表现亦提示着肠上皮化生的出现。
放大内镜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细微结构形态特征(A、B)
②异型增生:多表现为胃小凹结构模糊不清、消失,排列极度不规则, 糜烂面的钵形缺损与周边界限不清, 或缺损区内呈现出颗粒状隆起及不规则粗乱毛细血管。异型增生胃黏膜常呈现三种形态特征, 即轻度凹陷伴细微结构消失,呈不规则的细微小凹; 轻度隆起伴细微结构消失或呈不规则的细微小凹; 平坦伴细微结构消失或粗糙紊乱. 三种细微结构的改变构成了放大内镜下异型增生病变的直接征象。
放大内镜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细微结构形态特征(C、D)
3.血清胃蛋白酶原( pepsinogen,PG) Ⅰ、PGⅡ及血清胃泌素17 ( gastrin-17)检测检测:
PG 水平可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状态,当胃黏膜出现萎缩,PGⅠ和 PGⅡ水平下降,PGⅠ水平下降更明显,故 PGⅠ/Ⅱ比值随之降低。PG 测定有助于判断萎缩的范围,胃体萎缩者 PGⅠ、PGⅠ/Ⅱ比值降低,血清胃泌素-17水平升高;胃窦萎缩者血清胃泌素-17水平降低,PGⅠ、PGⅠ/Ⅱ比值正常;全胃萎缩者则两者均降低。我国胃癌高发区筛查常采用 PGⅠ≤70 g /L 且 PG Ⅰ/Ⅱ 比值≤7.0的标准。血清 PG 检测有助于胃癌高危人群的风险分层,PG 检测诊断萎缩者,以及 PG 检测虽诊断萎缩阴性但 PG Ⅰ/Ⅱ 比值较低者,有较高的胃癌风险,应进一步行胃镜检查。
此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473620, 81673946, 81704043)资助下开展。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消化病理学组筹备组. 慢性胃炎及上皮性肿瘤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共识[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7, 46(5).
苏振华, 魏思忱, 王亮,等.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J]. 胃肠病学, 2015(11):676-679.
袁海锋, 唐少波, 黄适,等. 放大色素内镜在胃黏膜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 16(18):2052-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