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医精准医疗对胃癌前病变的研究,于2019年10月20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会议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中心潘华峰教授课题组邀请南方医科大学孙学刚主任,在总结课题组对中医精准医疗对胃癌前疾病的研究,深入课题研究工作,建议开展扶正散结法增加T细胞浸润与效应性改善CRC预后的研究。
2019年10月7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来自美英的三位科学家William G. Kaelin Jr、Sir 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可用性,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步入舞台。缺氧耐受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通路是调节血管生成的关键信号通路之一,在胃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中起正向促进作用。现代研究证实 HIF-1α与HIF-2α的高表达与胃癌发生和进展关系密切,有望成为胃癌诊断中新型的判断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学指标。因此,缓解胃黏膜缺氧状态、抑制血管增生可能是阻断胃癌前病变发展为胃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健脾化瘀解毒方能显著改善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表现及病理学改变,并能抑制HIF-1α、VEGF的过度表达,改善GPL胃黏膜缺氧状态,抑制微血管生成,能缓解甚至部分逆转胃黏膜肠化、异型增生病变。潘华峰教授指出,治病必求于本,应始终贯穿“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大法:软坚活血化痰祛除癌之邪实,其旨在化生元气,以伺“正气来复”。课题组研究注重胃癌前病变机理演变,结合互联网+精准医疗大数据分析组方用药新方案,丰富对肿瘤相关疾病的认识并提高临床疗效。
(科创中心潘华峰教授指导)
(南方医科大学孙学刚主任指导)
(会议讨论环节)
作者:李嘉丽 指导老师:潘华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