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管理创新团队博士研究生蔡甜甜撰写
癌症是世界与中国面临最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医疗支出、高医疗资源消耗,对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据WHO《全球癌症报告》显示,全球癌症负担增长,癌症防治是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的重要任务。2018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占总体的10.60%及13.60%,分别居所有癌症的第三位和第二位。因此防治胃癌是我国防治癌症工作的重中之重。
胃“炎-癌”转化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理解胃“炎-癌”转化的证候演化规律,是指导中医药早期防治胃癌、改善预后的关键。幽门螺杆菌是I类致癌因子,全程参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恶性转化。恶变细胞募集髓源抑制细胞(MDSCs)、调节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形成微环境的免疫赦免样区域,属于中医“正气亏虚”的范畴。HP营造的正虚微环境促进Lgr5+干细胞转化与增殖,形成肿瘤干细胞(CSCs),“在至虚之处留着滋生”,成为胃癌转移、复发与耐药之根本。胃“炎-癌”转化进程中,MDSCs的募集产生高度免疫抑制性,排斥T细胞,促进CSCs的免疫逃逸;CSCs又促进MDSCs的增殖,协同抑制T细胞的转运与效应,构建适宜CSCs逃逸的正虚微环境。“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CSCs即胃“炎-癌”微环境“至虚之处”的毒根深藏。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潘华峰教授带领的团队一直致力于脾气虚证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并系统开展了中医药防治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机制研究。本研究团队以高校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依托,广东省中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创中心为项目平台,项目组成员在国医大师团队、广东省名中医团队带领下,系统开展消化系统疾病系列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工作基础。理论方面: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以脾胃虚弱为主,其病位在胃肠,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发病主因脾虚失运、脏腑功能失调,以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故本课题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三种疾病上重视从脾进行论治并率先提出中医“脾-线粒体相关理论”,丰富了脾虚证辩证论治的内涵。临床方面: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及临床研究等,探索建立规范的脾虚型消化系统疾病证候宏观分类等理论内容及其相关技术方法。开展代表证候基本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明晰其基本规律;针对复杂干预与个体化诊疗问题,开展系列研究及方法学研究;利用系统生物学等研究方法,阐明中医辨证及中医药治疗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前期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证治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消化系统疾病证候的基本变化规律:一是脾胃气虚向中气下陷、脾胃虚寒、脾肾阳虚或寒湿困脾转变;二是脾胃气虚向脾胃阴虚转变;三是脾病日久入络,加之患者长期担忧,病向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转变;四是脾胃虚弱,向血瘀夹毒进一步转化。并针对主要病机变化相应提出治疗法则,且中医药对功能性及消化性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基于此我们以中医药疗效突出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为切入点,借鉴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以临床转化应用为导向,开展系列循证研究,研发出一系列临床药物。
此外,相关研究成果已累积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数篇,同时相关成果“健脾化瘀解毒法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鉴定获得国内先进水平,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1510292967.6;一种茜草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其标准指纹图谱,CN201410128194.3;一种脾虚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CN201110045165.7。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列课题研究的支持下,以本次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为契机,将深入开展微环境中MDSCs、T细胞与CSCs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胃“炎-癌”转化证候演化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健脾化瘀解毒方通过调节微环境,阻断“炎-癌”转化,改善胃癌预后。有利于消化道疾病新药(中成药)的进一步研发,推动基础研究在临床应用,把中医药对胃“炎-癌”进展的系列研究书写在祖国临床应用与转化研究上。
广东省财政厅文件
课题组成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