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學研究 » 正文

根植岭南地区脾胃病研究,建设中医传承数字化平台



——潘华峰团队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创新信息系统研究进展

胃癌是一种普遍性高且致命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腺癌,其确诊较多发生在晚期,预后较差。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因胃癌死亡的人数高达171万人,仅次于肺癌,肝癌与结直肠癌,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治对提高胃癌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肠型胃癌的进展模式可以概括为下几个进程: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黏膜内癌—浸润性癌,其中不完全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因癌变风险较高,故被称为胃癌前病变,因此阻断或延缓胃癌前病变进展至胃癌,成为预防胃癌的有效措施。目前现代医学针对胃癌前病变的靶点药物仍是空白,目前仍缺乏稳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治胃癌前病变。因此深入探讨胃癌前病变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有效治疗策略迫在眉睫。中医药能有效改善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胃癌前病变病理的恶性进展,加之中药多靶点、服用安全的特点,使中医药在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胃癌前病变数据挖掘数字化平台的重要研究内容,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由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胃癌前病变中医精准医学治疗方案研究”(201803010055)资助建设。基于本系统,潘华峰教授团队收集、整理胃癌前病变名中医临证资料,建立大数据库,进行大数据挖掘,凝练为名中医特色的个性化诊疗学术思想、观点、理法方药,指导临床实践并用于传承、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利用大数据挖掘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名医经验。同时优化设计数据输入、输出端口格式标准、文件方式、应用程序等,便于胃癌前病变名中医临证资料的自动化录入、收集、整理和转存,实现信息电子化、标准化、规范化,便于大数据库的构建、存储、挖掘和开发利用。

在课题组组长潘华峰教授带领下,根据课题研究工作需要,课题组成员反复与广东快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员探索,积极推进课题实施与应用。目前系统已初步建立,处于平台试用阶段。

系统首页

在系统功能方面,《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对自动导入的门诊、病历数据库进行编辑、校对,指标统计、可视化呈现,实现对录入数据字段进行联合检索,对检索出的记录导出用于统计分析。其中的数据统计与可视化法模块可对全部或部分记录,全部字段进行统计分析和绘制统计图,从而实现病历数据、诊断数据、治疗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数据统计模块

潘华峰教授表示,本团队多年来在中医药防治胃癌前病变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中医传承数字化平台的搭建,更突出信息化特色,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医药系统地加入信息化行列进行有益探索,并以此平台建设为契机,重点实现中西医防治脾胃病互联网化、大数据化,以期带动中医药信息化的腾飞发展。结合线上中医药诊疗系统“线下首诊、线上复诊”,借助新技术推动本学科发展,促进成果转化。

根植岭南地区这片中医药的热土,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托举中医药的再次腾飞,既是响应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也希望借助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东风,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地址: 廣州市白雲區機場路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