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醫互動 » 正文

科学创新新赛道——诺奖启发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炎专题研究




2022年10月3日,瑞典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因对古人类基因组及人类演化的贡献,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斯万特·帕博的探究主要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

1)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大约7万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

2)智人的特点是其创造复杂文化、创新传递想象的独特能力。

帕博的开创性研究催生了一门全新的科学学科——古基因组学。通过揭示现代人类与已灭绝的古人类之间的遗传差异,他的发现为探索现代人类在基因层面上的独特性奠定了基础。

 

我们的起源,以及是什么让我们与众不同的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吸引着人类。帕博通过其开创性研究获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他对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现代人类已灭绝的近亲之一)的基因组进行测序,还轰动地发现了此前未知的古人类人种丹尼索瓦人。重要的是,他还发现,在大约 70,000 年前迁出非洲之后,这些现已灭绝的古人类基因流向了智人,并且其基因与现代人类具有生理相关性,例如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对感染的反应。

 帕博的发现提供了有关智人从非洲迁移到世界其他地方时世界人口分布情况的重要信息

人们已经很清楚,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在感染慢性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方面有所不同。在10月20日这一期Cell上有两篇文章都表明在疾病易感性的差异可以很大程度追溯到在欧洲和非洲不同血统起源的人中遗传水平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了巴里·马歇尔、罗宾·沃伦在“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此后多项诺奖研究工作亦是围绕免疫系统展开。

诺奖对我们科研的启示,未来需要更多的工作,以更好地了解环境和其他因素(包括表观遗传变化)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管理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在幽门螺旋杆菌及其在胃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独特中医理论指导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癌”转化治疗,取得丰厚科研成果。

许艺飞博士与RMIT Anna Walduck教授、潘华峰校长共同主持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IF: 6.073 | CiteScore: 5.9 )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专刊征稿。

征稿信息

本专刊期待接收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相关的论文、综述等类稿件,投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

Hp诱导慢性萎缩性胃炎、解痉多肽表达化生、肠化生、上皮内瘤变和胃癌的机制;

传统医学(中医药等)治疗Hp相关胃部疾病的基础或临床研究(包括化学剂诱导的模拟Hp感染所致疾病的动物模型);

关于Hp相关疾病新疗法的基础或临床研究(包括抗生素疗法的替代或辅助疗法); 

Hp的生存和感染策略及其在胃中稳定感染的机制; 

抗酸、运动、粘附、生物膜形成和侵入细胞内生存等与Hp诱发疾病的关系。

·

本专刊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通过完全公开、公正、严格的同行评审后在线发表。文章一经上线,即可被引用。

此前沿专刊发布在: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 IF: 6.073 | CiteScore: 5.9 )

此专刊仍 接收投稿 ,截稿时间:

Abstract - 2022 年 10 月 29 日

Manuscript - 2023 年 12 月 28 日

专刊详细信息及投稿方式,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

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46596/?utm_source=zixiong03&utm_medium=wechat&utm_campaign=chinaad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造、创新和传递想象的能力,是在万物中娇弱的智人能够胜出的关键因素。中医药正是原始创新的原动力。

坚持科学创造、技术创新,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管理创新团队将继续基于表观遗传变化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解痉多肽表达化生、肠化生、上皮内瘤变和胃癌的免疫系统的影响,传承创新中医药。

作者:李思怡

地址: 廣州市白雲區機場路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