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不仅在“治已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治未病”领域也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中医治未病思想不仅指“未病先防”,还包括了“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等内容。中医养生的核心就是“治未病”理论中的“未病先防”。《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以四时、五脏、阴阳为理论基础,提出“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对中医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对于海外人员,面对不同于国内的四时气候、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在海外又该如何做好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呢?本章将从四季节气、动静功法、饮食五味、情志调摄、起居有常这切合“天人合一”思想的五大主题切入,结合岭南中医药养生的特点,介绍海外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学认为,四时养生应在春养肝,在夏养心,在长夏养脾,在秋养肺,在冬养肾。明代·张景岳曾有言:“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这里的养,即指顺应五行的性质而助五脏“生、长、化、收、藏”的意思。本章针对五季与五行的关系,列出季节常见疾病、养生方法、训练建议及食疗食谱。比如夏季急躁易怒,可听些如《高山》《流水》《碧涧流泉》等清幽意境的乐曲,让人身临其境,仿若置身溪流、深树、苍山之间。另外,还把一些养生导引介绍给海外人员,包括养生脾胃操、按跷回转腰背操、强身健骨操、抗疫运动处方等。
(本章展示的导引运动举例)
中医养生的核心就是“治未病”理论中的“未病先防”。“养生”一词由来已久,《灵枢·本神》有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如何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运用调神、导引、四时调摄、食养、药养等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都是永恒的主题。
本书的出版同时受到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请扫描以下二维码获取报道原文。
作者:梁绮婷
摄影:徐瑶、运动医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