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嶺南文化 » 正文

名家视野下的中医脾胃学术





《灵枢》云:“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胃居于中州,以灌四旁,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又在《内外伤辨惑论》记述:“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故荣卫失守,诸病生焉。”认为脾胃功能与五脏六腑疾病的发生转归有着紧密联系,大量研究证明中医对功能性胃肠病、胃溃疡、胃癌前疾病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都取得确切疗效,在中医脾胃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对重症肌无力、抑郁症及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等疑难病亦取得一定疗效。因此,脾胃学说的奠定,对后世治疗脾胃疾病及其他脏腑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图1  《中华脾胃病学》封面


《中华脾胃病学》为张声生、沈洪、王垂杰、唐旭东主编,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组织80余名全国脾胃病专家历时3年编写完成。全书分为三篇,上篇系统论述脾胃病的基础理论,全面介绍了脾胃病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等内容,深入浅出;中篇脾胃病证治论述了近百种脾胃病及相关病证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名医验案等内容,重点突出脾胃病诊疗特点和名医大家的诊疗经验,全面细致介绍了消化疾病的中西医诊疗,立足临床;下篇是脾胃病历代文献荟萃及现代研究进展,深化总结了脾胃病历代研究经典文献,以及脾胃病理论、临床、方药研究新进展,并将现代包括国医大师在内的20余位现代脾胃病著名专家的学术思想及其临证经验收列其中,撷采众长。

全书理论系统,重在临证实用,全面反映中医脾胃病学现代临床、科研水平,对现代复杂性疾病、难治性疾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更给人以启迪和智慧。目前胃癌前病变治疗上,西医主要以根除幽门螺杆菌(Hp)作为较有效的治疗手段,推荐铋剂四联 (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 作为主要的经验治疗根除Hp的方案,但在根除Hp后,长期使用PPI仍会增加胃癌发生风险,且存在Hp根除获益人群有限、复发率高、个体差异大、副作用明显等缺点。中医治疗则可通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症结合、辨证论治作为治疗理论指导,抑制胃癌前疾病向胃癌的疾病发展进程,同时具备安全性高、副作用低的优点。通过研读《中华脾胃病学》,深化胃癌前病变中医辨证施治,扩大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优势。

《中华脾胃病学》一书让人深刻认识到古老的脾胃学说历久弥新,其力量不可小觑,依旧是适用于临床一线治疗的学术思想和指导理论,是中医药脾胃领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际举动。


图2 《中华脾胃病学》内容节选


作者:李嘉丽 指导老师:潘华峰教授


地址: 廣州市白雲區機場路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