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嶺南文化 » 正文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岭南中医药现代化专项《胃“炎-癌”微环境证候演变规律及扶正为主病证结合研究》验收会议圆满完成



926日上午 9:30,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岭南中医药现代化专项《胃-微环境证候演变规律及扶正为主病证结合研究》验收会议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举行,本项目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牵头,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中医院等多家优势单位协同攻关。

本次验收会议汇聚了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技创新监测研究中心的专家领导,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等中医药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推进项目的验收工作。


IMG_256

(课题组专家合影)

验收专家组首先推选了组长,随后在专业机构主持下,严格按照议程,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潘华峰教授的详细汇报。

潘华峰教授从项目实施背景、实施情况、研究成果出发,系统展示了项目在胃-微环境理论创新、证候演变规律发现、扶正治法有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验证等方面取得的系列突破性成果,并对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说明。

IMG_256

(项目负责人潘华峰教授汇报项目实施情况)

IMG_256

(专家组)

IMG_256

(课题组代表)

汇报结束后,专家组还深入实验室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们与实验室人员现场交流,边看边问,对项目的技术细节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更为直观和细致的了解。

IMG_256

(实验室现场考察)

IMG_256

(专家提问)

IMG_256

(课题组答辩)

答辩环节,专家组对项目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的同时,也针对部分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质询与探讨:验收专家组针对病理取材的部位、数量要求方面提出疑问,项目组提供了详尽的取材方案及标准。关于理中消痞方的药物组成及其配伍机制的提问,项目组不仅系统阐明了药物的君、臣、佐、使的配伍,也展示了方中核心药味的单体成分的现代药理学证据。对项目研究核心目标之一,胃粘膜-演变过程中证候的动态量化问题,课题组给予答复:项目通过文献研究、基础理论及现代机制的研究,以及应用人工智能进行舌象、脉象、症状等多维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实现对关键演变节点的客观、精准分型,是中医传统辨证的现代化和数字化研究方向的一大进步。

IMG_256

(会议现场)

最终,在严谨、求实、热烈的研讨氛围中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项目未来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项目团队在巩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凝聚多方优势力量,聚焦关键技术持续攻关,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步伐,为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新力量!

IMG_256

(项目工作)

IMG_256

IMG_256

作者:马贵昊、刘昌华

指导老师:潘华峰教授


地址: 廣州市白雲區機場路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