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中医智慧、彰显中国力量,2019年9月20日于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五届脾胃病学术交流会。会议上广聚业内贤士,国医大师张磊、全国名中医皮持衡、全国名中医刘沈林及唐旭东院长等应邀参会发言。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中心潘华峰教授代表“基于对胃癌前病变大数据精准医疗”课题在会上交流。通过前期文献、名医,临床数据挖掘,提出及早发现并干预胃癌前病变可有效防治胃癌发生发展,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炎-癌”转化的关键节点,研究表明中医药对胃癌前病变有独特疗效,因此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过程管理、动态检查具有重要意义。潘华峰教授从“萎缩性胃炎中医健康管理的迫切性”、“互联网+中医健康医疗工作基础”、“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健康智能管理”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健康管理的精准研究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交流分享。以构建“互联网+名医工作室”为切入点开展名中医线上线下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同时将名医诊疗方案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治法、方药、预后等,凝练出一套完备的精准医疗方案。潘华峰教授还提出今后将带领课题组成员,以中医药与人工智能作为后续研究的突破点,继续深入探索。
本次交流会上各家学术思想碰撞,加强了中医、民族医在防治脾胃病中的应用与研究,彰显出脾胃调节在维护人体全周期健康管理中的优势,同时推进了中医精准医疗课题的深入研究。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中医人应把握初心和使命的重要内涵,肩负起努力开创中医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将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大会现场

潘华峰教授发言

潘华峰教授发言

大会现场合影
作者:李嘉丽 指导:潘华峰教授